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規劃與制度研擬計畫
  類別:研究分析報告
出版品名稱: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規劃與制度研擬計畫
研究人員:左峻德,陳彥豪,陳彥霖,張晏綾,康新詠,陳靜萱,徐德芬,鄧穎璠
出版年月:201712
頁數:219
關鍵字: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

*查詢台經院圖書館《按我前往
台經院學術會會員可至台經院圖書館閱覽本報告。
內容摘要
綠電係指使用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生質能等所產生的電力,在生產過程中為環境帶來的衝擊相對較小,具有環境外部效益。一般而言,由於物理電流不具方向性,故當綠電併入電網後使用者無法區分電力來源與控制使用綠電之純度,亦較不易評估使用綠電所產生的效益與影響,因此較為實務的作法係藉由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簡稱REC)制度將再生能源發電之電力與其所代表的環境效益分開,使得環境效益無須經過綠電物理鏈結即可實現交易與效益轉移。

Green refers to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solar energy, geothermal, biomass and other electricity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small, with environmental external benefits. In general, since the physical current has no directionality, it is less practical for users to distinguish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the purity of green electricity when the green power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wer grid, and it is not easy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and impacts of using green power. The practice is to separate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renewable energy with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t represents through the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REC) system so tha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can be traded and transferred without the physical link of green electricity.
目錄
壹、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制度研析 1
一、日本再生能源憑證(REC)制度研析 1
(一)日本綠色能源憑證中心建立自願性綠電證書制度 2
(二)日本綠電證書系統運行機制與市場架構 4
(三)綠電證書制度減量效益換算與認證機制 7
(四)日本綠電證書市場發展現況 8
(五)結論 9
二、美國再生能源憑證(REC)制度研析 10
(一)美國再生能源發展背景與現況 11
(二)美國再生能源憑證(REC)運作機制與追蹤系統(Tracking  System) 17
(三)結論 21
三、德國再生能源憑證(REC)制度研析 22
(一)歐盟再生能源發電電子證書系統發展背景 22
(二)德國綠電電源證書系統運作機制 24
(三)德國再生能源電源證明追蹤機制 26
(四)德國綠電電源證書市場發展現況 26
四、日本、美國、德國再生能源憑證(REC)制度比較 27
 
貳、國內再生能源制度規劃可行方案研析 30
一、國內再生能源憑證(T-REC)制度利害關係者分析 30
(一)中央政府 30
(二)國際組織 30
(三)效益評鑑單位 31
(四)查核證)機構 31
(五)主管機關 31
(六)供給者 31
(七)需求者 32
(八)媒合機構 32
二、國內再生能源憑證制度建議方案 33
(一)制度建制背景 33
(二)制度建制 35
(三)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 36
三、再生能源憑證制度研擬專家會議 38
(一)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試行要點草案座談會 38
(二)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草案專家諮詢會議 40
四、國際再生能源憑證環境效益計算方式研析 42
(一)再生能源憑證制度鏈結企業社會責任重要性 42
(二)再生能源憑證制度鏈結溫室氣體管理重要性 42
(三)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制度鏈結溫室氣體管理及企業社會責任方式 43
五、憑證減碳效益計算方式專家會議 44
(一)會議規劃 44
(二)會議結論 44
六、國際再生能源減碳計算方法研析 45
(一)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簡介 45
(二)各國再生能源憑證減碳計算準則 48
七、國內再生能源憑證減量方法草案 51
八、日本再生能源憑證機構研究調查 51
(一)綠色能源憑證中心 52
(二)日本綠色能源憑證中心作業流程 54
九、美國再生能源憑證機構研究調查 55
(一)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 55
(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 55
(三)世界資源研究所(WRI) 56
(四)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 57
(五)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 58
(六)APX追蹤系統公司 59
十、德國再生能源憑證機構研究調查 60
十一、日本、美國、德國再生能源憑證機構研究調查 62
(一)憑證機構建置 62
(二)憑證機構之法源 63
(三)憑證制度運作中的相關行為者 64
(四)追蹤系統 64
十二、日本再生能源憑證金流運作機制研析 65
十三、美國再生能源憑證金流運作機制研析 66
十四、德國再生能源憑證金流運作機制研析 68
十五、國際再生能源憑證金流運作機制研析 69
(一)電力金流 69
(二)憑證金流 71
 
參、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規劃 72
一、憑證中心任務 73
二、憑證中心組織架構 73
 
肆、再生能源憑證市場機制研究 74
一、拜訪國內再生能源憑證潛力需求者至少10家 74
二、召開再生能源憑證產業協會籌備會議1場 75
三、國內再生能源憑證市場性研究 77
(一)再生能源憑證市場交易輔導示範計畫 77
(二)再生能源憑證市場交易現況 81
(三)再生能源憑證重要性 83
(四)再生能源憑證制度推行之現況與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之鏈結 84
四、臺灣與美國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制度論壇 85
(一)會議背景 85
(二)會議時間地點 86
(三)會議議程 86
(四會議討論 87
(五)會議成果 87
 
伍、國際再生能源憑證接軌潛力分析 88
一、參訪中國大陸憑證機構 88
(一)行程安排 89
(二)國家能源局參訪 89
(三)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參訪 91
(四)鑒衡驗證中心參訪 93
(五)臺灣與中國大陸再生能源憑證相關制度比較 95
二、參訪美國機構 97
(一)行程安排 97
(二)北美資源解決方案中心(Center  for  Resources  Solutions,CRS)參訪 99
(三)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Pacific  Gas  &  Electric,PG&E)參訪 103
(四)再生能源憑證代理商公司(3Degrees)參訪 105
(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參訪 107
(六)加州社區電力選擇整合計畫公司(Marine  Clean  Energy,MCE)參訪 108
(七)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alifornia  Public  Utility  Commission,CPUC)參訪 111
(八)Google參訪 112
(九)Apple參訪 113
(十)沙加緬度市政公用事業區(Sacramento  Municipal  Utility  District,SMUD)參訪 115
(十一)加州電力調度中心(California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CAISO)參訪 118
(十二)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參訪 121
(十三)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ERCOT)參訪 124
(十四)德州公用事業委員會(Public  Utility  Commission  of  Texas,PUCT)參訪 127
(十五)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參訪 129
(十六)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參訪 130
(十七)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參訪 132
(十八)美國綠建築協會之LEED評比(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參訪 134
(十九)綠色電子委員會(Green  Electronics  Council,GEC)參訪 135
(二十)PJM與PJM  EIS公司參訪 139
(二十一)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DJSI)參訪 141
(二十二)摩根史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MSCI)之環境、社會與治理指數(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Index,  ESG  Index)參訪 143
三、參訪英國機構 144
(一)碳信託(Carbon  Trust) 144
(二)CDP(原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148
四、參訪新加坡 150
(一)行程安排 150
(二)新加坡國家太陽能研究機構(Solar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gapore,SERIS)與新加坡標準、生產力與創新局(Standards,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Board,SPRING) 151
(三)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of  Singapore,NEA) 154
(四)能源市場管理局(Energy  Market  Authority,EMA) 156
五、國際綠色供應鏈之再生能源使用規範 159
 
陸、再生能源憑證之發電追蹤系統通訊標準研擬 161
一、蒐集國際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量測儀器相關標準 161
(一)日本再生能源發電案例 161
(二)美加再生能源發電案例 170
(三)德國再生能源發電案例 171
二、發電設備數據取得所需之量測儀器標準與相關通訊協定 172
(一)量測儀器標準 172
(二)通訊協定 177
 
附件一、綠能憑證所依據的再生能源(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場量測儀器標準(草案) 180
簡介 180
 
附件二、第四期工作進度百分比計算說明 194
計畫查核點說明 196
 
附件三、經費累計表 197
圖目錄
表目錄
備註
相關資訊請洽服務人員(02)2586-5000 分機237。